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道理是唯物还是唯心和心之官则思是唯物还是唯心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道理是唯物还是唯心以及心之官则思是唯物还是唯心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唯物和唯心都有各自的道理,否则不可能有哪么多的人参与这两方面的争论,所以归根结底唯物与唯心都是人的认知问题。唯物与唯心的根本区别:世界是否可以被认知的?认为世界(包括人类的意识)可以被认知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不可认知的,就是唯心主义,这是认知的二元论。
2、唯物主义也要靠人去思考对吧!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去参思考,唯物主义谁来继承?
3、世界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包括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但前提是在同一时空中,超越了这个范畴,这一规律将会发生转换,意识也可能决定物质。但却不能解释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才有了辨证唯物主义,因为世界不能没有意识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世间除了意识,空无一物。从物理意义上讲,物质即能量,世界除了能量,空无一物。
4、世界即是物质的,又是唯心的,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世界产生不同的意识,两者相互交替前进,不可分割,在各自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多态叠加。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理学属于唯心主义。因为理学分为两种,一种是二程提出,南宋朱熹补充而成的程朱理学,大概内容是理是先天存在的(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另一种则是由南宋陆九渊和明中期的王守仁两种思想相统筹起来合称的陆王心学。即认为理(心)在人本身,即是一种人的主观精神,由此,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